政、校、企三方联动 引领合作育人新模式
一、建设目标实现程度及效果
(一)建设目标的实现程度
大师工作室在日常运行中一直秉承“融入行业、整合资源、开放办学”的思想和“资源共享、合作共赢”的校企合作理念,构建“三位一体”的校企行合作机制,力求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教学研发机制,结合技术技能提升和科技创新,培养集成电路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并把师生教学科研中的成果转化为专利和实际产品。为保证大师工作室的日常运行,校企双方共同制定工作室管理与运行制度,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教学实施“双轨交互并行”模式,充分发挥大师及工匠的实践经验和技术技能优势,并调动教师设计与研发特长,匠师结合,优势互补,模拟项目教学与真实项目实施协同并进,按“集成电路准职业人”标准实施培养,实现技术技能提升与职业人培养的目标。截至目前,学校“张晋芳LED显示芯片技术技能工作室”项目建设任务和绩效指标完成率达到100%。“张晋芳LED显示芯片技术技能工作室”项目建设自评得分150分。
(二)取得效果及标志性成果
1.校企协同试点,构建人才培养新模式
依托大师工作室,学校与集创北方共建“校企协同”试点,建立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专家咨询顾问模式等,全面推动校企双方在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方面的有效对接,有力地推动了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两年来为经开区企业输入集成电路人才80余人。
图1.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模式
2.科技成果转化,共建开发区中试基地
依托大师工作室,校企共建“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为开发区集成电路企业提供集成电路产品测试服务,打造了开发区专业公共服务平台,每年为区内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不低于1亿枚芯片的功能测试服务,为区内企业提供不低于50人次的集成电路技术培训。
图2.经开区集成电路中试基地
3.校企深度融合,打造校企合作新机制
校企共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协作组,开展学徒制订单培养,集创北方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新生入校时邀请企业人员入校开展集成电路发展史、职业规划等,宣讲企业文化及岗位发展前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企业兼职教师参与实训课程授课和专业社团指导活动,提升学生技术技能;每学期开展企业实习工作,让学生逐步熟悉和适应企业环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图3.校企战略合作协议签订
4.结合“学分银行”,搭建人才培养信息平台
校企共建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信息平台,将政府、企业和学校直接关联起来,政府实时发布集成电路相关政策信息,同时引导企业和学校进行深度校企融合;企业实时发布岗位需求,并将最新技术、讲座、短期培训内容引入平台;学校公示人才培养信息,实时与企业沟通,对课程体系进行修正;学生结合课程内容,选择讲座和短期培训内容,作为校内的创新课程积分,毕业生实时查看相关就业信息;同时引入“学分银行”理念,为集成电路人才培养提供终身服务。
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一)人才培养
依托大师工作室建设,集创北方与太阳成集团tyc122cc游戏在校企合作模式、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模式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尝试和实践,在员工的培养和职业教育校企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具体做法如下:1.建立课程内容对接职业标准;2.建立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3.实现校企互融共生;4.搭建校企合作构建“SCI”系统化人才培养体系;5.建设集成电路相关课程标准;6.实施“双轨交互并行”教学方式;7.实现双主体、双角度评价。
(二)资源共享
1.校企共建“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
集创北方在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以及测试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和培训团队。双方共同建设了“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搭建教师实践、学生实习、员工培训等资源共享机制;校企合作开发LED显示驱动芯片测试项目,结合企业提供的相关技术技能,开发制作课程,校企共享。
2.校企共建集成电路大师工作室团队
校企共同搭建大师工作室团队,团队中学校专业教师10人,企业主要人员11人。团队建设发挥专兼职教师各自专业的特长,优势互补,专兼教学、科技研发。设立大师工作室管理办公室,学校和企业各设联络人或负责人1名,协调处理日常各项工作。
(三)技术创新
1.依托企业技术力量完成技艺提升
依据现代职业教育传承方式,依托大师工作室建设,组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师团队,围绕集成电路版图设计与绘制、集成电路测试工艺技术实施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缩短或消除从学生到企业技术岗位的跨越,培养集成电路技术技能高级职业人才,服务北京乃至全国集成电路企业。
2.参与企业技术攻关项目
参与公司的技术攻关,研发超高密度小间距LED 显示驱动芯片,突破高性能显示模块、新型数字协议相关关键技术,实现通道间与芯片间的超小电流误差,完成控制逻辑模块、SRAM 存储模块等设计,有效解决低灰一致性、文字鬼影等技术问题。
3.实现成果转化
借助企业研发和测试设备、人才资源、国际合作渠道等资源,联合中科院、北京交大等高校院所在前沿技术、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与中芯国际等集成电路制造企业、京东方等用户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开展集成电路芯片测试及应用横向课题研究,申请多项国家专利,形成研发、成果转化等共享平台的建设。
(四)社会服务
1.建设北京市双师培训基地
建设北京市双师型培训基地,实施“双师型”素质提高工程,每年选送几名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培训,系统学习集成电路设计测试知识技能,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和职业能力。
2.开展集成电路普及教育
面向社区,开放大师工作室资源,聘请设计师向社会学习者进行 LED 显示技术方面科普讲座。开展普及教育活动,提供实践活动场所,不断扩大了覆盖面和受益面。
三、项目建设贡献度
1.引领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
坚持“共建、共联、共享”,携手将校企共建“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打造成区域共享型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公共实践平台,接受企业实际生产任务,为学生提供网络化实习实训条件及对接市场的创新创业通道,培养培训集成电路设计、 测试人才。
2.支撑国家战略和首都经济社会发展方面
集成电路产业是现代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科技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北京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集成电路产业的聚集地。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校企共建“集成电路设计与测试中试基地”,为集创北方提供集成电路产品测试服务,打造了开发区专业公共服务平台,每年为区内集成电路企业提供不低于1亿枚芯片的功能测试服务,为区内企业提供不低于50人次的集成电路技术培训。
四、经验做法与创新
1.依托校企共建中试基地,构建“三方联动、四位合一”的集成电路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产业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
通过大师工作室建设,共同构建信息对流的环路,形成地方集成电路产业与专业对接,集成电路企业岗位工作任务与课程工作项目对接,集成电路企业生产信息与学校教学信息对接;依托校企共建集成电路中试基地,以学生为主体的产学研紧密结合的集成电路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
2.针对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需求,按照企业生产技术标准,形成行之有效的教学体系
在课程体系构建中,根据集成电路产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设计课程、共同开发教材、共建教学团队、共同承担科研项目、共建实习实践实训平台、共同参与“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计划”,形成“夯基础、强技能、践复合、精创新”的课程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