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太阳成集团tyc122cc游戏朱运利:产教融合“壁炉效应”的原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30日 文章来源: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生命之源。但是一提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们马上就想起来那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热心合作,而企业缺乏合作的热情,有学者把这种一冷一热的现象称之为“壁炉效应”。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壁炉效应”是指“学校热、企业冷”,殊不知在高职院校中也存在另一种“壁炉效应”即“企业热、学校冷”。针对“壁炉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该如何破解此现象,太阳成集团tyc122cc游戏党委常委、副院长朱运利在腾讯职业教育分论坛上带来了他的独特见解。

图片

企业之间“挖人”是“学校热、企业冷”的原因

要想理解产教融合中“学校热、企业冷”现象的原因,我们必须知道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参与人才培养。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学徒制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但是学徒制最大的缺陷是学徒培养规模比较小,培养周期比较长,因此不能适应近代兴起的工厂制度,取而代之的学校制度,但是学校制度并没有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著名人力资源公司万宝盛华2019年对全球15个国家各个行业的14,091名员工的定量研究发现,全球人才短缺正在加剧,而技术工匠短缺排名第一。我国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更为明显,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两亿人,占就业总量比例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6%。为什么会出现技能人才短缺?按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短缺现象是不会持续存在的,因为当市场存在短缺的时候,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就会上升,刺激供给量增加、需求量下降,最终实现供求均衡。导致技能劳动力短缺的原因是技工培训市场失灵:当企业需要技能人才,企业面临两种选择即内部培训或者从其他公司挖人。在员工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个公司培训的熟练员工可能被竞争对手挖走,因为对手公司没有负担培训成本因此可以支付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当所有的公司都从其他公司挖人的时候,就没有公司愿意去培训学徒,就导致了技能人才的长期短缺。因此要激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就必须保护企业对其培训学徒的优先使用权。

学校与企业的风险偏好不匹配是“企业热、学校冷”的原因

对于“企业热、学校冷”现象,学界关注不多,但是却是产教难以融合的重要原因。公办职业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民办院校处于补充地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1年9月30日,我国共有1486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公办高职院校1136所,占比76%。多数公办院校继承了计划体制的运营模式,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每年的招生指标和教师总体编制数量,然后根据在校生规模和教师规模下达每年的预算,学校严格执行预算指标,实行严格的等级工资制度,学校内部工资分配高度的均等化。这在根源上导致了学校对政府的高度依赖,学校只需要看政府的脸色而无需顾及企业的人力需求,甚至不需要考虑家庭对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作为公共体制的一部分,学校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组织,因此学校不愿意承担与企业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绝大数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是高度市场化的主体,民营企业的经营风格是“富贵险中求”,因此民营企业是愿意承担必要的风险并获得风险溢价的。学校和企业在风险偏好上的差异是导致公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的重要原因,也是“企业热、学校冷”的原因。

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建立市场化分配体制,是破解产教融合“壁炉效应”的有效方法

“壁炉效应”是制约产教融合的重要因素,只有打破这种壁炉效应才能发展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德国和日本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日本企业采用了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德国采用劳资合作制度,有效的解决了员工流动带来的“挖人”问题,因此德国和日本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很高。

在我国现有劳动力制度下,构建产业学院解决产教融合难题的有效探索。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指出“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我国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组织形式,也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以产业学院为载体,职业院校可以与N家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招收学徒并优先雇佣学徒,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受到了限制,合作关系得到提升,多家企业可以传授本企业特有的生产工艺的同时共享学校的教育资源,有效解决了学徒培训中规模化与专业化的矛盾。

企业在产业学院中的资金投入是激励学校和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重要因素,绩效分配制度可以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公办院校绩效分配的重要体制难题是学校通过提供市场化服务获得额外财政收入不能纳入额外的绩效分配,这是制约公办院校参与产教融合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办公厅转发山东省《关于完善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师厅函〔2020〕9号)明确:“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各地要结合职业院校承担扩招任务、职业培训的实际情况,核增绩效工资总量。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学时(学分)应核定工作量,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参考因素。”该政策的落实,可以大大促进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腾讯新闻太阳成集团tyc122cc游戏朱运利:产教融合“壁炉效应”的原因与对策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电子游戏官网-Play game Store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邮编:100176

京ICP备14053960号-1 京公网安备11030102010493

不良信息举报:wzjd@bpi.edu.cn

官方微信

企业微信

信息平台 邮件系统 图书馆 人才招聘 教务系统 书记/院长信箱 办事服务

【腾讯新闻】太阳成集团tyc122cc游戏朱运利:产教融合“壁炉效应”的原因与对策

发布时间: 2022年03月30日文章来源: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现代职业教育的生命之源。但是一提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人们马上就想起来那句歇后语“剃头挑子一头热”,就是说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学校热心合作,而企业缺乏合作的热情,有学者把这种一冷一热的现象称之为“壁炉效应”。学术界比较公认的“壁炉效应”是指“学校热、企业冷”,殊不知在高职院校中也存在另一种“壁炉效应”即“企业热、学校冷”。针对“壁炉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该如何破解此现象,太阳成集团tyc122cc游戏党委常委、副院长朱运利在腾讯职业教育分论坛上带来了他的独特见解。

图片

企业之间“挖人”是“学校热、企业冷”的原因

要想理解产教融合中“学校热、企业冷”现象的原因,我们必须知道企业为什么不愿意参与人才培养。在人类漫长的文明史中,学徒制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主流形式。但是学徒制最大的缺陷是学徒培养规模比较小,培养周期比较长,因此不能适应近代兴起的工厂制度,取而代之的学校制度,但是学校制度并没有解决技能人才短缺问题。著名人力资源公司万宝盛华2019年对全球15个国家各个行业的14,091名员工的定量研究发现,全球人才短缺正在加剧,而技术工匠短缺排名第一。我国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更为明显,2020年我国技能劳动者已超过两亿人,占就业总量比例26%,其中高技能人才超过5000万人,占总就业人口的6%。为什么会出现技能人才短缺?按照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短缺现象是不会持续存在的,因为当市场存在短缺的时候,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就会上升,刺激供给量增加、需求量下降,最终实现供求均衡。导致技能劳动力短缺的原因是技工培训市场失灵:当企业需要技能人才,企业面临两种选择即内部培训或者从其他公司挖人。在员工可以自由流动的情况下,一个公司培训的熟练员工可能被竞争对手挖走,因为对手公司没有负担培训成本因此可以支付更有竞争力的薪酬。当所有的公司都从其他公司挖人的时候,就没有公司愿意去培训学徒,就导致了技能人才的长期短缺。因此要激励企业参与产教融合,就必须保护企业对其培训学徒的优先使用权。

学校与企业的风险偏好不匹配是“企业热、学校冷”的原因

对于“企业热、学校冷”现象,学界关注不多,但是却是产教难以融合的重要原因。公办职业院校是我国职业教育的主体,民办院校处于补充地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21年9月30日,我国共有1486所高职高专院校,其中公办高职院校1136所,占比76%。多数公办院校继承了计划体制的运营模式,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每年的招生指标和教师总体编制数量,然后根据在校生规模和教师规模下达每年的预算,学校严格执行预算指标,实行严格的等级工资制度,学校内部工资分配高度的均等化。这在根源上导致了学校对政府的高度依赖,学校只需要看政府的脸色而无需顾及企业的人力需求,甚至不需要考虑家庭对职业教育服务的需求。作为公共体制的一部分,学校是一个相对保守的组织,因此学校不愿意承担与企业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我国绝大数企业都是民营企业,是高度市场化的主体,民营企业的经营风格是“富贵险中求”,因此民营企业是愿意承担必要的风险并获得风险溢价的。学校和企业在风险偏好上的差异是导致公办职业院校校企合作难以深入的重要原因,也是“企业热、学校冷”的原因。

以产业学院为载体,建立市场化分配体制,是破解产教融合“壁炉效应”的有效方法

“壁炉效应”是制约产教融合的重要因素,只有打破这种壁炉效应才能发展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德国和日本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体系,日本企业采用了年功序列制和终身雇佣制,德国采用劳资合作制度,有效的解决了员工流动带来的“挖人”问题,因此德国和日本企业参与学徒培训的积极性很高。

在我国现有劳动力制度下,构建产业学院解决产教融合难题的有效探索。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了《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教高厅函〔2020〕16号),指出“在特色鲜明、与产业紧密联系的高校建设若干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现代产业学院我国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组织形式,也是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形式。以产业学院为载体,职业院校可以与N家企业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企业可以招收学徒并优先雇佣学徒,企业之间的竞争关系受到了限制,合作关系得到提升,多家企业可以传授本企业特有的生产工艺的同时共享学校的教育资源,有效解决了学徒培训中规模化与专业化的矛盾。

企业在产业学院中的资金投入是激励学校和教师参与产教融合的重要因素,绩效分配制度可以激发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公办院校绩效分配的重要体制难题是学校通过提供市场化服务获得额外财政收入不能纳入额外的绩效分配,这是制约公办院校参与产教融合的重要因素。教育部办公厅转发山东省《关于完善高等学校绩效工资内部分配办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教师厅函〔2020〕9号)明确:“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校企合作、技术服务、社会培训、自办企业等所得收入,可按一定比例作为绩效工资来源;教师依法取得的科技成果转化奖励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不纳入单位工资总额基数。各地要结合职业院校承担扩招任务、职业培训的实际情况,核增绩效工资总量。教师外出参加培训的学时(学分)应核定工作量,作为绩效工资分配的参考因素。”该政策的落实,可以大大促进教师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腾讯新闻太阳成集团tyc122cc游戏朱运利:产教融合“壁炉效应”的原因与对策

链接



官方微信:太阳成集团tyc122cc游戏

版权所有:太阳成集团(tyc122cc-VIP)电子游戏官网-Play game Store

地址: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凉水河一街9号

邮编:100176

京ICP备0503943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12015